大学生年龄段的社会化医疗保险目前还是盲区
本报讯 前天,本报a9版刊发的《患病学生承诺要“反哺性还捐”》引起读者的热切关注,善良的人们在表达关爱的同时,更多提出了类似疑问:经常看到学生患重病无钱医治的消息,怎样救助他们才是长久之计?记者就此采访省内部分高校却得到这样的消息:大学生年龄段的社会化医疗保险目前还是盲区,因此进行大病重病医疗救助仍处于空白阶段。
南大一名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说,患病学生病床上签下“还捐”承诺书的消息让人心情沉重,但也从侧面反映出眼下我们对白血病、尿毒症等重病学生救助的尴尬。况且目前大学生群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,有调查显示,大学生患重病呈上升趋势。我省在校生已超过120万人,高校规模越来越大,即使一个微小的患病比例,人数也不少。扬州大学学生处副处长朱清说,该校几乎每年都有学生患重症。一旦出现患大病的学生,尤其是贫困生,通常能做的不外乎“社会、师生捐助一点,商业保险承担一点,学校困难补助解决一点”,有时还求助媒体。本学期,该校一个南通籍女生患了白血病,就是通过南京和南通两地媒体呼吁,募集了一部分钱。
据了解,现在高校实施的是公费医疗,根据1995年修订后的标准,省财政每年给每名学生60元的补贴。相对于飞速增长的医疗价格,这只是杯水车薪。因此大学生们笑称这个10年没有变化的标准“已经休眠了”。扬大医疗中心主任刘佩建说,公费医疗之外,每个高校还为学生办理了大病及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,学生从财政补贴中拿出30元缴保费,最多可得到6万元的救助。据统计,保险公司每年为扬大患大病重病学生理赔的金额都在50万到60万元之间。但他也承认,对照着那些动辄数十万元的重病绝症,商业保险业只能暂解燃眉之急。
针对近年来高校学生大病频发的形势,省内不少高校已开始行动,比如南大、南信工大、扬大等,多方面筹资建立了救助基金。然而,这与社会捐助、商业保险一样,都不是彻底解决之道。高校有关人士指出,破解学生重病救助难题的根本途径,是建起社会化的医疗保障制度。
但记者了解到,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中这还是空白。我省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子女跟父母一起享有医保,但18岁前就取消了,个别市甚至规定14岁以后便不再享受;农村针对孩子的医保更无从提及。这意味着,一个人在初高中前,以及工作、直到退休以后的两个阶段是有社会化医疗保险的,而从初高中到大学毕业、直至就业前,则处于社会化医保的“空白地带”。所以,对患有大病重病的学生,无论高校还是学生家庭自身,都渴望社会保障体系阳光雨露的惠泽,从而走出一旦学生患重病,家庭致贫、学校和社会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地。